瀏覽次數:1275 發布時間:2017-8-21
近年來,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人人拿著一紙文憑去企業謀求一份工作,結果并不如意。本科生空有文憑,身無技能,工作能力飽受質疑,而高技生擁有豐富的實習經驗,工作技能出類拔萃,就業前景一片光明。文憑?能力?2017年的高考生你又該如何選擇?
最近一則視頻——『高技生被哄搶,誰的臉被打得啪啪響』,把大學畢業生這個群體推向了公眾視線,視頻瘋狂傳播。所有大學畢業生以及現在即將走進大學的高考生對此都不乏見解。
視頻2分鐘,值得你看10遍
為什么高技生就業形勢遠優于本科生呢?
如今高校擴招,導致滿大街都是本科生。從政治上的觀點來講,我們知道價值是由社會供求關系決定的,人人都追求學歷,那么將導致本科生供大于求,然而社會提供給本科生的崗位就那么多,那么這個群體貶值就是必然的。反觀高技,由于教育改革,政府大力扶持高技院校,教學實力顯著上升,高技畢業生總體質量有一個質的飛躍,加之后者所學技能緊密貼合市場需求,極大滿足企業生產需要,所以高技生在社會上肯定會遭到哄搶。
從一些調查顯示,85%的本科生從事的工作與大學所讀專業是毫無關系。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大學的教學嚴重與社會脫節,專業設計不符合市場需求,學生所學專業找不到對應企業和崗位。反觀高技學院,與企業合作辦學,順應企業需求設計專業,學生畢業前就擁有豐富的職場經驗和實習經驗,專業技能也是為了工作量身配備。
本科院校依然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學生除了專業還要學習大量的數理基礎和道德政治,專業的應用能力幾乎為零,上崗不能立刻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需要負擔很大一筆培訓費用,導致大量中小企業不愿意招收零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反觀高技生,課堂就是生產前線,學習過程中接觸大量的實踐實習,專業能力掌握嫻熟,深受企業青睞。
有句俗語說:“360行,行行出狀元”,高考不能決定人生,文憑也不再是硬道理。從近年來的就業形勢和教育改革方向看,文憑不再是敲門磚,而個人能力才是最關鍵的,因為這會成為一種企業選人用人的趨勢。
專科真的那么好嗎?
先從我國的專科院校(3A和3B)講起,學生們在學校的學習主要以理論為主,但是學校在大學規劃上卻是花掉一年的時間讓學生去企業實習。學校的學習脫離企業生產需求,社會上找到的實習崗位又幾乎沒有專業技能含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學以致用,理論不如本科生,實操技能不如高技生,缺乏核心競爭力。
某些3B院校的學費比3A的貴很多,普通家庭是負擔不起來的。其學費平均每年高達15000,更有甚者高至20000以上。然而高額學費對應的卻不是高價值,某些3B院校因為生源不足年年降分降分再降分,補錄補錄再補錄都錄不滿,這種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也從側面反映這類院校的價值空洞,整個社會開始擯棄對文憑的絕對推崇,因為沒有技能的文憑并不能給社會帶來價值,給就業帶來保障。
有人喜歡拿文憑所代表的內涵說事,認為大專學生德智體美,道德節操都勝過高技畢業生。我覺得這種說法實在迂腐之極,依我看來,一個人的內里,價值觀,性格都是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所致,而學校所承擔的是傳道授業的職能,也就是教給學生在社會中謀生的技能。正所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社會是最好的大學,而大學是一座象牙塔。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又豈止三年之功?而現在,你把一個人的價值與文憑綁定出售,必然讓追逐高分與文憑成了一種功利主義,那么神圣的大學生產出來的文憑還有其學術價值嗎?這是值得質疑的。
文憑?還是技能?
孰優孰劣,還請同學們客觀對待,理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