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轉發《廣東省技工教育名學校評定條件》的通知
瀏覽次數:2638 發布時間:2013-5-24
學校各部門、處(室):
根據學校大項工作的安排要求,現將“廣東省技工教育名學校評定條件 省級示范性名校”的文件,轉發如下:
廣東省技工教育名學校評定條件
省級示范性名校
第一條 學校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建立現代產業體系重大戰略決策,以培養一流技工為目標,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為突破口,重點推進技工教育內涵發展,高端發展,加快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技工教育體系,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第二條 學校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課程改革、內部管理、招生就業、職業培訓、技能競賽、教研教改、職業研發應用等方面成績顯著,辦學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在全省乃至全國起到示范性作用。
第三條 省級示范性名校必須是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計的技師學院。同時,必須擁有名專業和名教師。
第四條 領導能力領先。學校領導班子團隊精神強,具有國際化眼觀,先進理念和戰略思維,科學決策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突出。
第五條 綜合實力領先。學校目標定位準確、辦學理念先進,師資結構合理、專業素質優良、基礎設施完善,教學設備先進,教育教學管理規范、質量監控高效有力,學生就業質量高、社會聲譽好。
第六條 改革創新成果領先
學校深化并創新了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成為合作企業的人力智力保障,為建立現代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創造經驗并在全省推廣。
至少3個常設專業與企業共建了“校中廠”、“廠中校”生產實訓中心;參與企業產品,研發和工藝改進并取得豐碩成果;實行“校企雙制”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優先服務”,“增值服務”和“深度合作”三大服務合作平臺;校企聯合培養認同企業文化,符合企業工藝技術需求的技能人才,并成為企業技術式管理骨干;為企業員工提供專業技能培訓,職業資格鑒定、技術改造等服務,促進企業競爭力,提升并得到企業充分肯定。
全面推行“校企雙制”辦學模式,形成學校和企業“二元融合、工學一體、互補互促”的辦學機制。推行工學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與企業共建一體化課程體系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彈性學習制度和學分制管理。
創新人才培養、選拔和激勵機制,積極組織學校師生參加全國或全省職業技能等競賽并獲得優異成績;重視教育教學改革,在科研課題、技術研發、教學論文、優秀教案、教學課件和教材研發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近三年。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級、部省級獎項不少于30項。
第七條 專業設置緊貼產業發展新需求。按照現代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建立學校專業設置的動態調整機制,專業設置適應全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需要。
常設專業不少于6個,特色鮮明、成果突出。重點建設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服務于六大產業的新專業,調整改造老專業,形成以常設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有效服務于現代產業體系的重點建設專業群。
第八條 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成果顯著,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不斷完善優化并改革創新內部資源配置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在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安全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創造了在全國推廣應用的先進經驗。
第九條 校園文化特色突顯。學校重視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面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學生管理規范、德育工作有特色,做到制度健全、執行得力,學習、教風、校風良好,特色突顯,在全國有示范性作用。
第十條 主動服務社會。輻射力強、認可度高。學校積極承擔面向全省產業發展的各類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和現代公共人才資源服務,教學科研成果轉化和服務輻射力強,在全省技工教育發展中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
社會各界對學校教學、管理、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高;家長、學生和用人單位對學校教書育人的滿意率達90%以上。近三年,被全國、部省級有關部門授予辦學先進單位稱號或獲得其他突出貢獻的單項獎不少于5項。